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乡贤无偿提供场所 闲置古大厝变书院
2023-08-29 09:00:36 泉州晚报


【资料图】

昨日一大早,小学三年级的戴伟顺来到家附近的九郎书院,该书院位于南安码头镇大庭村一座古香古色的闽南大厝里,当天,这里举行了开馆仪式。今后,他可以在课余时间来书院阅读、参与活动。记者获悉,古大厝由爱心乡贤无偿提供,由村委会申请上级补助及自筹资金改造,书籍由乡贤、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书店捐赠,各方共同为乡村学生打造温馨有爱的阅读空间。

书院舒适温馨吸引孩子参观阅读

九郎书院位于古大厝的左护厝,走进书院,可见内部宽敞明亮,大厅一侧墙壁的宣传板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大庭村村史及新农村建设等内容。再往里设有茶歇区、大讲堂,配备投影仪、讲台、电脑、音响、桌椅等。大厅左侧设有6个房间,两间是可容纳上万册图书的书房。第3间作为家风家训馆,第4间以“桑梓情怀”为主题,第5间以“传承红色基因,永葆革命本色”为主题,墙上挂有多幅爱国华侨、革命烈士、爱心乡贤的故事。

三年级的戴芯悦和妈妈先参观了主题馆,再到书房阅览图书,戴芯悦说:“这里环境温馨舒适,展馆的内容也很丰富,可以学到很多。”戴紫寒和戴语晴也结伴来看书,四年级的紫寒说:“书院明亮温馨,书的种类也多。早上在大讲堂看了宣传片,再到这里看书,以后也会抽空来阅读。”

“戴九郎唐末与其两弟随王氏入闽,是我们的祖先,书院以他的名字命名。”大庭村村委会常务副主任戴秋耿介绍,九郎书院是大庭村2023年省级乡村振兴项目之一,有200多平方米,今年4月开始改造,通过争取上级补助和村委会自筹,共投入30余万元,开放时间为上午9点至11点,下午2点至5点。

乡贤和书店踊跃捐书 将开展丰富活动

记者了解到,大厝最早由印尼华侨戴平佑所建,上世纪70年代被大庭小学借用作为教室,后由戴凤洗购入居住。几年前,戴凤洗的子孙陆续搬出后,这里便闲置了,直到大庭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戴端阳与戴凤洗的女儿戴德华商量后,戴德华决定古大厝的左护厝供村里无偿使用。

“我曾在大厝里上过学。我父亲将房子买下来后,我们一家人生活在这里,因此我对这座大厝有很深的感情。父亲2000年过世,我和兄弟也都陆续搬出来,房子便处于无人居住的状态。”戴德华告诉记者,“父亲一生热爱公益事业,不仅自己热心助力家乡建设,还带动其他乡贤一起做公益,受到乡亲们的爱戴。为了延续父亲的爱乡情,我听村干部说村里有建公益书屋的需求,便无偿提供这座大厝给村里使用,希望家乡的孩子们有更好的阅读环境。”

获知村里在建设公益书屋,多位乡贤踊跃捐书。“目前共有藏书约2000册,一部分来自村里的农家书屋,其余由爱心乡贤、社会爱心人士及书店捐赠。”戴秋耿说,当天,新华书店捐赠了200册图书;自由撰稿人戴伟峰捐赠了300册;旅港乡贤戴建评则捐出自己撰写的医学常识、折纸艺术、生肖文化等书籍。“九郎书院既是公益书屋,也是大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多方共同助力,为乡村学子搭建文化平台,未来将开展学习家风家训、开学礼、学习国学等公益活动。”

□记者 陈灵 黄耿煌 通讯员 黄依婷 文/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