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智能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近日,《》记者走进晶澳科技(002459)义乌基地,实探其光伏数字化“智慧工厂”:一个个机械臂机器人有序地排列在自动化产线上,AGV智能运输车在车间内游走……
车间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AGV小车通过调度系统与5G技术的结合,实现高速率、低延迟的车间物料运输和投放,不仅提高了现场的安全系数,车间物料的利用率也有很大提升。”
晶澳科技董秘武廷栋对记者表示:“义乌基地整体运用了5G+智慧工厂、AGV多场景应用、数字化赋能系统、全生命周期追溯、三维智能立体仓、大数据技术等数字智能化手段。2021年,晶澳科技义乌基地成为义乌首批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光伏企业。此外,晶澳义乌基地入选浙江省第三批‘雄鹰行动’培育企业名单。义乌基地还是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国家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基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打造光伏“智慧工厂”
义乌基地是晶澳科技回归A股后的首个募投项目,项目总投资102亿元,从动工到投产,仅用142天就建成了全球最大光伏智能单体车间。
晶澳科技义乌基地常务副总经理杨广伟对记者表示:“我们借助自动化、信息化来缓解公司对人员技能的依赖,如果没有这些自动化,大量人员的技能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产品的一致性也很难有保证,这些都是自动化、信息化带来的隐形优势。另外,我们希望以此来助推流转效率、业务效率的提高。”
“比如电池车间,我们用的是全采集报表处理模式,工程师看手机就能知道故障条码几点几分在哪发生的,上报后,我们的处理异常工程师就会处理,同时他会总结经验上报,下次我们处理同样的异常就可以看到以前是怎么处理的,从而变成一个内生的学习和循环,经验可以共享,处理效率就会更高。”杨广伟举例道。
记者在智能化立体库看到,占地近4万平方米的仓库只有一个操作员,堆垛机有序地沿着轨道上下左右堆放、运送货物。
杨广伟告诉记者,“智能化立体库基本就是一个人操作,只需要一个人排查故障,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像我们的组件生产,不管订单多大都是按时间来排货,以前没有智能立体库时,需要一个大的周转场,按时间将货物拉出来排好,发货时按订单去拣货,拿扫码枪一个个去扫,有的货物还可能在外租仓库,发货效率极低。而这套装置完全是根据公司的痛点来研发的。”杨广伟进一步表示。
去年净利润同比增超171%
在智能化、数字化的加持下,晶澳科技业绩不断突破新高,2022年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
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收729.89亿元,同比增长76.72%;实现归母净利润55.33亿元,同比增长171.40%。
武廷栋对记者表示,引入自动化后,去年随着新产能的释放,生产加工的成本比2021年和2020年大幅下降。
从出货量来看,2022年,晶澳科技组件出货39.75GW,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其中,海外占比60%左右,国内占比40%左右,全球市占率约15.7%。
武廷栋表示,“公司坚持以盈利为目标,不会以价换量。我们从来不争出货量第一,核心是要稳健发展、持续盈利。”
目前来看,新型电池产品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对此,武廷栋表示,“今年公司以生产销售P型组件为主,未来随着N型技术产品逐渐成熟、性价比提升,会逐步转向N型产品。目前P型产品作为成熟产品,仍具备较好盈利性。”
在武廷栋看来,“现在切入N型产品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节点。其实用户最关心的还是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投资收益等,公司更愿意把核心产品做成一个梯队,面向不同的用户,为各个应用场景的客户提供更适合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今年公司N型电池的出货大概占到30%左右。”
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晶澳科技组件产能近50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80%。按照晶澳科技未来产能规划,2023年底公司组件产能将超过80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90%。
武廷栋表示,目前公司在建电池产能均采用N型电池技术,根据公司规划,截至2023年末公司N型电池产能将超40GW。